当前时间:

BGI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BGI新闻

两会专栏(六) 解决新材料“卡脖子”难题,20位两会代表支了这些招

日期:2019-03-15 15:51:00    作者:院宣传部    浏览量:5042 次

近几年,“新材料”一直是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十分关心的领域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 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牵动人心,这是“新材料”一词连续3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何改变新材料产业发展滞后以及高端制造中的“卡脖子”难题?又如何以新材料为重要突破口打造地方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代表委员纷纷建言支招。

 

解决“卡脖子”难题 核心材料握在手里

 

全国政协常委刘忠范:新材料产业最后竞争的是装备和工艺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在接受经济网、《经济》杂志记者采访时说:“我一直强调装备的重要性,对于新材料产业来说,最后竞争的是装备和工艺。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发展到最后拼的是装备。而装备一直是我国材料产业、制造业的短板。我从一开始就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做装备,同时做批量化生产装备,好的装备才能做出好的石墨烯材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刘忠范院士还表示,石墨烯作为一种新材料,它的历史很短,相当一部分的应用还在研发之中,远谈不上成熟。所以,怎么重视研发都不为过。从如何做材料、做好材料以及如何把材料从实验室变成工程化、规模化的成品,当然也包括怎么用好石墨烯等方方面面都需要研发。然而,石墨烯产业才刚刚开始,还有非常多不足。众所周知,产业成熟需要时间。重视研发的确很重要,这是来自产业本身的需求,也来自于北京在整个石墨烯产业链上的定位。

 

国政协委员贾德昌:攻克难题 把“新材料”握在手里

作为哈工大新材料领域相关项目带头人,全国政协委员贾德昌说,航天航空、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是黑龙江省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只有真正掌握“卡脖子”的关键材料与工艺技术,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成果,才有望摆脱受国外制约的现状,抢占国际相关领域竞争的制高点。而我们所要做的是,从本职工作做起,重点研发航天航空、石油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急需的关键多功能、高性能新材料——以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创新引领新兴产业的未来。

 

全国政协委员王璞:核心材料和关键技术必须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我国制造业整体升级,追根溯源,要从基础材料、核心器件和生产工艺上真正实现升级,这方面核心能力必须牢牢攥在中国人手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业大学激光院院长王璞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核心材料、核心器件和核心技术是民族工业长远发展之基。”

 

全国人大代表胡成中:改变新材料产业发展滞后

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在《关于加快推进产融结合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中表示,我国新材料产业起步晚、底子薄、总体发展慢,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瓶颈。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一、分门别类设立新材料产业引导基金;二、鼓励引导国有及民间资本支持新材料企业;三、支持有优势的新材料领军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四、支持和引导新材料企业进行海外布局。

 

全国人大代表白春礼: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基础材料等关键产业“卡脖子”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春礼在接受《学习时报》采访时表示:我国在很多高技术领域仍然存在受制于人的短板和“卡脖子”的地方,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切肤之痛和重大隐患。这一问题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总体上看,在信息通信、高端装备、工业基础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和关键产业,我国都存在明显的短板。长期来看,这些短板和“卡脖子”地方既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是我们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对此进行了重点部署。最近,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落实的重大举措。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是国家即将启动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重点是针对当前“卡脖子”问题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从国家层面进行整体的战略布局,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系统布局和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安排,着力解决当前“卡脖子”的燃眉之急和长远发展的心腹之患。

第二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快启动部署“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加强关键科技领域协同攻关。目前正在着手启动量子通信、脑科学、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专项。

第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依托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创新联合体,以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为导向,加强协同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第四是出台一系列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改革举措和激励政策。比如,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加强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产权激励,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和科技金融政策等。

 

全国人大代表朱小坤:没有高端新材料,何来高端制造产品

“没有高端新材料,就不可能生产出高端的制造产品。”全国人大代表、天工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小坤说,天工上马了国内首条粉末冶金工模具钢及钛合金工业智能化生产线,投资5亿多元,去年3月份启动建设,预计今年9月份前进入试生产阶段,投产后将在垂直浇铸、喷射成型和粉末冶金三个方面填补国内空白,未来不但对其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大有助益,也将为“中国制造2025”作出天工人的贡献。

 

液态金属、环保新材料、氢能成热议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推广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

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今塑料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塑料垃圾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寻求绿色环保的新型替代材料非常有必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壮大绿色环保产业。生物可降解材料因在堆肥环境下可以自然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对自然环境不会形成压力,成为替代常规塑料产品的最佳选择之一,建议加大力度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制定限制使用塑料的法规,鼓励和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降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制定生物可降解材料产品标准和评价体系,完善监管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喻顶成:支持前沿新材料液态金属产业发展

“要支持前沿新材料液态金属产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喻顶成今年两会高度关注这个问题。他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聚力支持液态金属产业化工作,依托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液态金属新材料专家咨询委员会,整合国内优势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在云南成立“国家液态金属应用研发中心”,培育国家级液态金属新材料创新中心、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组织开展在民用、国防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快液态金属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聚合产业链力量,加强材料企业和应用商的创新体系建设,开展新材料和终端产品委托开发、应用验证、知识产权共享等服务。

“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液态金属重点项目和产业发展。”喻顶成建议,将液态金属产业列为国家前沿新材料产业先导工程进行重点培育,纳入工业强基“一条龙”应用计划。将液态金属纳入重点支持的产业目录,列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基金的重点支持方向,对液态金属产业化重点项目给予优先政策扶持。同时将液态金属纳入国家重点领域、关键行业的研发体系中,在攻关装备、集成电路等环节中提前将液态金属纳入优先使用范畴,推进液态金属提前介入推广应用环节。

 

全国政协委员赵毅武:加快发展绿色环保新材料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纳通科技集团董事长赵毅武表示,发展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所谓生物基材料,是利用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包括农作物及其废弃物,通过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等方法制造的新材料,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原料可再生等优势。

赵毅武委员介绍,目前世界多国已将生物基材料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我国也应大力度推进生物基材料应用和发展。建议建设并完善中国生物基材料产业,尤其是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产业的生产与应用产业链。对生物基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顶层设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一批市场有需求、能够快速规模化的材料。同时,大力推动生物基材料在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强化垃圾分类,大力扶持堆肥降解,尤其是家庭堆肥技术的发展,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和垃圾堆肥降解的责任和义务。

 

全国人大代表王丽:钛镍金属加工企业需掌握新技术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技术质量中心副主任王丽表示,钛行业作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只有拥有独特的“绝招”,才能让企业在行业中占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努力抢占行业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谁掌握了新技术的优势,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中铝沈加正在向国内一流的钛镍金属加工企业、受人尊重的钛合金材料供应商和应用方案解决者而奋斗,成为真真正正的国家高新企业,中国制造业的一支特种兵。

 

全国人大代表王连春:氢能应上升为国家战略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悦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出大力发展氢燃料汽车的建议。王连春认为:“ 氢能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标准制定等多个层面,促进氢能产业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石磊:确立金属镁战略新兴材料的地位 才能真正迎来春天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多蒙德实业集团董事长石磊表示,镁是一种非常好的材料,一定要把它放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去统一筹划规划,集中精力办大事,改变目前浪费资源、技术含量低的现状。如果能从国家层面确认它为战略新兴材料,通过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镁材料才能真正迎来春天。

 

全国政协委员余德辉:尽快设立“铝银行” 创建产融深度融合新平台

“在国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机遇期,建议尽快设立中国金属铝银行,开辟金融创新新领域,创建产融深度融合新平台,创造投融资新模式,拓宽社会投资理财新渠道。”全国政协委员,中铝集团总经理余德辉接受《中国有色金属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政协委员高峰:秉承工匠精神 促进铝模板行业繁荣兴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秘书长高峰,围绕铝模板热点问题接受《中国有色金属报》记者采访。他表示,铝模板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现阶段仍然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早期,产业推陈出新的速度非常快,跟上节奏已经非常难,对广大行业同仁而言,有时难以抉择,有时会付出高昂的学费。只要我们秉承工匠精神,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就一定能使事业蓬勃发展,行业繁荣兴旺。

 

以新材料为突破口 打造地方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全国人大代表赵江涛:希望包头升级到国家级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包头市市长赵江涛在接受内蒙古台记者采访时说,采取科技手段加快稀土产业转型发展,提高稀土资源转型升值,是包头市未来在稀土应用领域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包头设立内蒙古稀土新材料创新中心,我们希望它升级到国家级的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这样一来,它将更好的聚集人才和研发的力量,就能够把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做得更好,打造全国的稀土产业的基地。

 

全国人大代表黄政仁:宁波前湾新区新材料和制造业发展后劲强

“前湾新区在新材料和制造业方面有强劲的发展后劲,民营经济发展活跃,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政仁说,宁波前湾新区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产业、交通等综合优势。他恳请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宁波的调研指导,帮助完善前湾新区建设的目标方向和战略重点,推动浙沪合作模式创新,全方位支持前湾新区建设浙沪合作发展试验区,并纳入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戴启远:瞄准千亿目标,打造陶铝新材料产业增长极

全国人大代表、淮北市委副书记、市长戴启远做客人民网接受专访时表示,淮北将以陶铝新材料为重要突破口,围绕千亿产业目标,加快市场化推广和产业化发展需求,打造产业新增长极,为建设制造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贡献淮北智慧、淮北力量。

“6年来,陶铝新材料从一棵刚从实验室破土的嫩芽,在淮北成长为生机勃勃的小树,但要长成参天大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戴启远表示,下一步,围绕陶铝新材料在航空航天、高铁、军工和民用等领域的广泛使用,着力打造以新一代航空材料为主导的全国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全国人大代表焦云:转型锚定清洁能源 全力拓展新材料

全国人大代表、宝泰隆董事长焦云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黑龙江是资源大省,拥有丰富优质的煤炭、石墨等资源及优势的煤化工产业,有利于运用新技术进行产业升级。

针对碳产业发展,焦云给出了三大建议:一是加速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和优质资源整合产业政策,抓紧释放安全环保的先进煤炭产能;二是严格控制黑龙江优质煤炭外流,把“原字号”产品的经济效益真正留给黑龙江,实现就地深加工转化;三是加速石墨资源就地转化采矿手续审批进程。

“现在,我们全力向着石墨烯和高等级石墨品种等产业拓展,力争在近期投产中间相碳微球项目。公司已经具备了1-3层石墨烯粉体制备量产的能力。”焦云透露,目前,宝泰隆正积极朝着煤基石油化工清洁能源行业转型,拓展新材料产业,持续推进针状焦、中间相炭微球、石墨烯等新材料产业项目,助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王诚:蚌埠新材料产业 瞄准万亿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蚌埠市市长王诚在接受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蚌埠市锁定了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两大发展方向,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把新材料打造成为万亿产业。

王诚在全国两会上建议,积极推广铜铟镓硒太阳能产品应用,促进常规建筑由耗能向产能。具体来说,他建议借鉴欧美发达国家BIPV产业经验和行业标准,尽快制定技术标准,使薄膜产品构件化,产业化和智能化。同时,支持在建筑、交通、农业、扶贫等领域全面推广应用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产品,在全省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交通、农业、扶贫等项目试点和实践应用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产品薄膜太阳能产品。

 

全国政协委员徐景坤:建议在南昌设立国家级稀土研究中心

“江西省正处于经济与科技创新齐头并进的发展时期,然而缺乏与高水平稀土材料相关的科研机构以及高素质科研人员,严重限制了江西省的创新水平。”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景坤建议在江西南昌设立国家级稀土研究中心,开展对稀土材料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深入研究。

徐景坤建议,以特有的中重稀土资源为基础,以设在南昌的国家级稀土研究中心为平台,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通过人才、技术的带进,推动江西省乃至我国稀土产业链升级,建成一个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全球稀土国家实验室,推动我国在国际稀土行业中抢占优势地位。

 

 

 (本文转载自新材料在线,BGI编辑整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翠湖南环路13号院中关村翠湖科技园2号楼

邮编:100095 电话:010-83432600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46994号-1

官方微信